2012年10月27日 星期六

反勵志系列:正向思考導致負債?

 
 





這張圖是向《失控的正向思考》致敬,第一時間知道這本書,我就直接衝去誠品買
下來了,不到三百頁的篇幅簡潔而精采,不僅解答了近年來正向思考運動失控的過
程與其緣由,也是揭露美國社會心理的一本好書。這本書替那些長久以來對正向思
考運動不滿的人發出聲音,該是停止那莫名其妙的運動了。正向思考並沒有不對,
但在推廣向大眾的過程中卻逐漸失控,甚至轉變成用來奴役員工的工具,最讓人氣
憤的莫過於有如此多的人買單這套方法。

誠實面對負面信息,關心社會事件的人反而常遭旁人的白眼,被視為「想這麼多幹
嘛?」、「知道這麼多有什麼用,不要想太多才快樂」。關心負面信息的人其實並
沒有不快樂,反而有可能是心智更健全的人,透過了解事實的真相,我們會更強壯
也更快樂。

我們將推出一系列反勵志信息圖表,來揭露正向思考的騙局。


35 則留言:

  1.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50898

    回覆刪除
  2. 終於有人願意揭露真相了!

    《秘密》一書瘋狂熱賣,
    因為描述的理想情境太過於美好,
    一堆正向思考主義者總是奉為圭臬,
    好像不這麼想有罪一般的宗教性存在。

    我並不反對正向思考。
    不過在[正向思考 v.s 負向思考]的天平兩端間,
    存在著『現實』卻是鮮少人願意提及與面對的。
    所謂『現實』其實就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秘密》的確存在。
    不過撇除掉[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這關鍵要素後,
    那是一本不完整的操作手冊。

    我支持這張圖表所闡述的論點,
    作者實在太謙虛,其實他並非『反勵志』
    而是表現出『實實在在的勵志』。

    回覆刪除
  3. 最主要就是差在失控的正向思考只有去"樂觀"
    並不是看清事實並接受後樂觀 再檢討努力

    回覆刪除
  4. 可以開啟FB粉絲團嗎我想加入~圖表製作的很好看

    回覆刪除
    回覆
    1. 很多人建議我開fb,我也知道開fb絕對比只經營blog還要好

      只是內心裡有一種止不住的對fb的反感,也不知道為什麼,我不想讓這個網站變得太通俗,太多人看到。

      刪除
    2. 不想讓太多人看到,換個意思是,
      要讓"真正有心想討論議題"的少數人看到吧。
      放在FB閒雜人就多......

      刪除
    3. fb的粉絲團實在太多了,多到新的訊息很快被淹沒,無法好好關注單一議題。但實在又是太方便了。

      刪除
    4. 開噗浪帳號吧,噗浪關注社會議題的人還滿多的

      刪除
    5. 開G+人比較少,但通常關注的人是真的在關注的~

      刪除
  5. 所謂真正的正向思考,而不是純粹只有正向思考這字面意思,否則再如何異想天開的好事情也都是正向思考吧?這裡敲碎了不合邏輯和現實的部分,為了走向正確的正向思考

    回覆刪除
  6. 板主gj!
    我當年看了秘密一書,真的是覺得太誇張了,什麼事都用想的就能實現,這樣還能倡銷,一點道理也沒有。
    一樣是正向思考,另一本不抱怨世界我看完覺得好多了,至少作者是說do it,不是image it。

    回覆刪除
    回覆
    1. 很多東西只要一投入大眾市場,都會完全變調

      例如大前研一的書,他很臭屁沒錯,但他也是最客觀謹慎的人,結果他的書被大量用在直銷商,小直銷商們把他的m型社會理論當做聖經來看,絲毫沒有質疑。

      正向心理學原本是反省早期心理學過度專注於負面研究而產生的一門學問,最後為了推廣到大眾市場,也變質成用有問題的科學研究來做為勵志講師的打手

      刪除
  7. 很喜歡你製作的圖表!!! 可以問一下是用什麼軟體製作的嗎? :P

    回覆刪除
  8. 上面所述的書,秘密或大前研一的書都好,都是叫你往好的地方想

    遇到挫折往好的地方想不好嗎????如果你夠成功,人生夠好,你當然會覺的他在放狗屁。

    那負面思考的人或許會增加放棄的念頭,因為想到最後都是慘= =+

    但也有可能會讓自已更加謹慎,這都有可能,就看你相信什麼

    ps.別以為想說要我會有台車,就會有車送給你。。。沒繳車貸那來阿。。。

    回覆刪除
  9. 謹慎不謹慎和正面負面應該不衝突,有人正面而不謹慎,有人負面而謹慎,難道就不能正面而謹慎?

    其實問題就這樣:支持正向思考的人說她們有甲優點,反對的人說有乙缺點。然而,難道有了甲優點就應該否認乙缺點的存在?有了乙缺點就應該無視甲優點?難道沒有折衷的辦法,既學習正向思考的優點,又把缺點放在心上,時時提醒自己不要落入那些陷阱?

    仔細想想應該會發現,這裡說「反勵志」並非反對所有勵志言論,批評正向思考、吸引力法則、《秘密》,也不是批評它們的全部,而是批評某些特定的弊端。如果我們希望人家像這樣同情理解我們不甚細緻的說詞,我們難道不能也這樣理解那些言論:一切都能心想事成,「一切」不是真的一切,是指某些有可能、自我能掌控的事;「心想事成」不是真的心想事就成,而是比喻會比較順利、比較容易得到幫助。

    敝人認識一些聰明又頭腦清楚的人推崇這些正向思考書籍,他們並沒有因此變蠢或懷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況且人家是勵志書,不是論文、不是科普書,也沒有偽造期刊論文或研究數據,難道就不能當作寓言故事寬鬆看待?

    罵人不理性不會讓他們變理性,只會讓他們想揍人。難道不能對大家友善一點?比如先下功夫弄懂正向思考術和吸引力法則,告訴大家正向思考和吸引力法則是好東西,但她們教我們的應該是如何,而不是像某些人理解的如何。既不必和推廣正向思考的人起衝突,又能教育人們不被錯誤的正向思考方式所誤,不好嗎?

    世上沒有完全的好,也沒有完全的壞;沒有完全的善,也沒有完全的惡。很多事只是尺度、分寸和價值取捨的問題,何必總要非黑即白、否定中庸之道的可能呢?

    回覆刪除
  10. 還有這張圖太小了啦,很多字放大還看不清楚~~~敝人是建議原圖至少弄到寬1600以上。貼在網站上的圖片用語法縮圖不妨(比如 width=1024),但留下高解析度版本的連結讓需要的人觀看或下載,會更好一點:)

    回覆刪除
  11. 濫用、曲解和斷章取義,向來與真理背道而馳。

    這張圖適合用以醒世,
    『正向思考讓你負債?』絕對聳動,但那個重點的『問號』,可不能被忽略。

    簡單圖表也許難以傳遞完整訊息,
    也許會有人作一概否定正向思考(甚至支持負向思考?)的誤用誤解,
    但這至少提醒人們,並非只要『勵志』和『正向思考』都是『有益的』。

    很喜歡您製作的圖表,祝您製作順利!

    回覆刪除
    回覆
    1. 對了,還有讓我更注意到用勵志奴役員工這件事。
      此外,去聽過幾堂傳直銷的課,多少有點“某些人在當勵志神棍”這樣的感覺。
      大前研一的M理論被用在傳直銷上?沒想到居然可以這樣,很好奇他們是怎麼說的。

      正向思考其中一種誤用,也可能變《成阿Q正傳》裡面說的『精神勝利法』吧。

      刪除
    2. 我做過實驗,把一本勵志書(書名叫忘掉過去才有未來),跟《失控的正向思考》放在一起

      那些正向思考的堅信者拿起《失控的正向思考》番幾頁就不看了,倒是那本《忘掉過去才有未來》一直看

      刪除
  12. http://reke-fun.blogspot.tw/2012/11/blog-post.html

    就算是很中庸的正向思考,我也覺得會在某種程度上壞事。所以我說,去你媽的中庸之道。

    回覆刪除
    回覆
    1. 就算很多男人都是好男人,還是有些男人會強暴女人,所以去你媽的男人。
      面對現實會在某種程度上壞事(憂鬱症嚴重的人去跳樓),所以去你媽的面對現實。
      閣下主張的有抱怨就說,也會在某種程度上壞事(大聲抱怨老闆請你走路),所以去你媽的有抱怨就說。

      因為需要去你媽的人太多了,就去你媽的天吧。

      (對不起,原諒敝人粗魯>///<)

      刪除
    2. 粗魯沒錯,所以不需要原諒。反而該道歉的是我。

      這樣的修辭的確有問題,謝謝指正,當下真的有點情緒化。不過我想說的是,不能有人說A有人說B的時候,就跳出來說「我們中庸吧!」而取A與B的中間點。甲說1+1=2、乙說1+1=3,而顯然地,1+1並不會因為這樣變成1.5。

      跳回來說,勵志型的正向思考無論利或敝,其理論都不是根基於事實的存在。對「吸引力法則」的批評並不是因為它不夠好,而是因為它不正確。誠如這本書裡說的,當她對正向思考中的理論提出質疑時,被反問道「難道....對你沒用嗎」但事實上,一個理論並不會因為它有用,就變為真。就算這個世界有再多的人說吸引力法則對他們只有好而沒有壞,也不代表這個「謹慎的」吸引力法則會成為對的。

      所以,再怎麼樣我也不能接受「告訴大家正向思考和吸引力法則是好東西,但她們教我們的應該是如何」,錯了,吸引力法則永遠都不會是好東西,因為它沒有任何根據,就只是一種迷信。正向思考和吸引力法則就是壞東西,好的思考本來就不應該是正向或負向,而是多種方向。

      刪除
    3. 上面有個小筆誤:
      「甲說1+1=2、乙說1+1=3,而顯然地,1+1並不會因為這樣變成1.5。」要改成
      「甲說1+1=2、乙說1+1=3,而顯然地,1+1並不會因為這樣變成2.5。」

      刪除
    4. 前面花了很大篇幅解釋,就是要說明往往不是吸引力法則本身錯誤或無根據或迷信,而是有些人錯誤地理解它...

      刪除
  13. 吸引力法則本身「就是」沒有根據,而不是「被錯誤理解」了。

    吸引力法則的經典著作明白地定義著這個法則:「在生命中,我會吸引到我所注意、關心、聚焦的東西,不管是好是壞。」
    然而實際上無論你的腦波多波瀾壯闊,都不可能去「吸引」任何東西。
    現在充其量是,有些人只把它當成一時安慰自己的止痛藥,有些人則信奉過度,
    然而無論哪一種作為,仍無從改變吸引力法則本身毫無證據的事實。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你之所以這樣想,是因為把這句話解讀成:「專注著某件事,那件事事實上就更容易發生」但還有其他可能的理解方式,比如:「專注著某件事,就比較容易感覺到那件事發生,或比較容易感覺到對這件事有幫助的機會」

      刪除
    2. 這樣子的辯解方式固然無錯,但你已經憑空架構出了一個「吸引力法則 (phantoms)」而不是原本的吸引力法則。如果吸引力法則真的只是「專注著某件事,就比較容易感覺到那件事發生,或比較容易感覺到對這件事有幫助的機會」,那麼其代表的經典著作就無需舉出「專注著某件事,那件事事實上就更容易發生」的事蹟為例證,也無需去扯量子力學來為自己的理論做解釋。

      若我說:「天狗食日是符合天文學的,只是一般人把這句話理解成『有一隻狗叫天狗、吃掉了太陽』,但還有其他可能的解釋,比如『天狗是當時人對月球的命名,食是蝕的假借字』,所以天狗食日正確地描述了日蝕的成因。」這種詭辯毫無意義。因為有神話傳說在一旁推波,而且古代沒有任何權威的學者做出這樣的解釋,所以我們都知道天狗就是指一隻狗,這句話就只是一個天文學上錯誤的想像。

      同樣地,吸引力法則能不能如你那樣詮釋,看《祕密》跟《吸引力法則》等書已說明了一切。大多數人都是以這些提出吸引力法則的經典著作的詮釋法式來理解此一法則,而不是你詮釋的那一套。

      刪除
    3. 小明快考大學了,媽媽說:要用功讀書,才能考上好大學哦!

      小明媽媽的意思最可能是?
      1.用功讀書一定能考上理想的科系
      2.不用功讀書一定不能考上理想的科系
      3.一般來說,越用功讀書,越有機會考上理想的科系

      刪除
  14. 思考要理性、根據事實,做人要感性、依賴感情,兩者缺一不可啊。
    但人真的很難避免感情行事,只能時時提醒自己別這樣做。
    感謝版大介紹《失控的正向思考》這本書,立馬去博客來訂購。

    回覆刪除
  15. 無意間GOOGLE到的

    非常之很棒的部落格!

    回覆刪除